close

我喜歡看書。

 

 

小時候只要是文字的東西,通常都逃不過我閱讀的範圍,甚至連阿媽家的佛書都難逃我的魔掌~

 

後來長大,事情多了,身邊常常充斥著許多的雜事,要靜下心來讀書,變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。

 

一直到最近幾年來澳洲,看書的慾望又回來了,於是每次回台灣最重要的事就變成了採購書籍。

 

因為行李有重量限制,書本又很重,所以往往都在帶幾本,要捨棄什麼之間掙扎~

 

要回澳洲時,在機場,跟林老闆玩你追我躲的遊戲是一定的,因為我總是想要到機場的書店再買個幾本,但林老闆總是覺得手上拿一堆東西很累贅。。。^^"

 

 

講那麼多,就是要說,我要介紹一本好看的書啦!!

 

 

這本書~有點芭樂,跟丹.布朗的書有點類似,但個人覺得是驚悚懸疑小說的入門進階版。丹.布朗的書大概從中間就可以知道結局是什麼,但Elizabeth Kostova的「歷史學家」卻到最後一頁都還有料,感覺很充實。

 

其實在我回到開始看書的階段時,「達文西密碼」正在台灣大紅特紅,那個時候真的是驚為天人,我還非常激動的跟Simon講說,天啊~~我到底錯過了多少世界名著了!!~~~後來看過了小丹其他系列的書籍後,開始對丹.布朗那千篇一律的陳訴方式感到厭倦~~漸漸對他的熱愛就轉淡了。

 

而這本「歷史學家」,其實也在博客來暢銷書籍裡榜上有名,作者是Elizabeth Kostova。其故事軸心圍繞著吸血鬼打轉,究竟有沒有吸血鬼? 卓九勒的墳墓和他所保守的秘密到底是什麼?

 

 

 

 

 

以下是從博客來轉貼過來的介紹:

 

 一名少女在父親的書房中發現了一本中古世紀的無字天書,這本古書上只畫了一條龍,並且夾了一張寫給「親愛又不幸的繼承人」的字條,從此女孩就身不由己地捲入了中古世紀以來最黑暗的秘密,同時也展開了一場離奇的身世追尋之旅。

 

  《歷史學家》第一條故事線主要圍繞著海倫和保羅,她倆在一九五零年代初期,企圖尋找吸血鬼卓九勒的墳墓和他所保守的秘密,希望能藉此解開保羅的恩師羅熙的失蹤之謎;羅熙在1930年代也曾追蹤過卓九勒的傳奇。第二條故事線則是保羅的16歲女兒,她在1972年父親突然出國考察後,也展開了一場冒險,她認為父親其實是要重新展開尋找吸血鬼研究。故事中,卓九勒顯然無所不在,他出現在他們所閱讀的歷史文件中,在他們所拜訪的各個場所中,還有在企圖阻擋他們的人的臉上。最後證明,他的殘忍超出他們的想像,而他對他們的生命所造成的影響更是大到無法估量。

 

  《歷史學家》中所描述的吸血鬼卓九勒真有其人,他是瓦拉其亞英勇的戰士,佛拉德伯爵,於1476年死於對抗鄂圖曼土耳其的戰役之中,當地人民對之又愛又怕,既當他是英雄又當他是兇殘的敵人,他最喜歡給敵人處以穿心極刑,作者柯斯托娃將之比喻為史達林。

 

  本書時代橫跨1930到1970年代,對土耳其、羅馬尼亞、保加利亞、匈牙利的歷史、地理、宗教以及文化著墨甚多,全書充滿了善與惡、愛與恨的強烈衝突,並且將大量虛構的小說情節,交織在史實當中。而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故事線就是,凡是接觸過那本無字天書的人,都會情不自禁地著迷於研究穿心魔佛拉德,並且惹禍上身。

 

  《歷史學家》融合了許多暢銷書的元素,有驚悚、懸疑、神秘、愛情、宗教、史實和吸血鬼傳說。有人說相對於達文西密碼,它可以稱得上是吸血鬼密碼。更重要的是,柯斯托娃是一個很會說故事、很懂得御繁於簡的作家,看她的書有一種被弔足胃口、欲罷不能的感覺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mily 的頭像
    Emily

    Emily的後花園

    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